nbsp;11月3日下午,晚秋暖阳,我校历史组迎来一个“高大上”的交流学习团——江阴实验初中的历史教师们。他们此行5人中,有校长级的历史学科带头人,中层领导和资深教师。我校王洁老师给老师同学们上了耳目一新的一课——北师大版八下第22课《社会习俗的变迁》。
整节课王老师的设计感让人耳目一新。穿着上,置身课堂,一身旗袍,清新靓丽;教材设计上,重新建构,围绕“辫变辩”这一主线展开,设置如下环节:第一,辫——什么变了。通过一系列历史图片、文字史料、视频、表演、歌谣等多样化形式,让学生置身历史情境中感悟当时社会习俗的变迁,贴合学生实际;第二:变——为什么变?根据材料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当时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三:辩——辫子是不是一定要剪,正方:必须减,反方:无需剪。(以辜鸿铭为切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但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学生激烈辩论,思辨思维被激发,在碰撞中升华。最后联系地方史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在当时毅然剪辫,走上救国爱国的革命道路。
整节课中,王老师精选史料,环环相扣,循循善诱,情景化教学让听者有穿越之感,足见其作为年轻教师的扎实基本功。学生投入专注,积极互动,回答句句在点,足见本节课堂的高效和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培养落实。
整节课听完感受最深的是:历史课真有趣,有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觉。多样化的“曲径”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切实知道了清末民初的社会习俗变迁表现,理解了导致变迁的原因;激烈辩论中更是“拨开雨雾见日出”,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动社会习俗变迁、时代进步的根本。
课后两校老师对王老师这堂异彩丰呈的课进行了评课,江阴实验初中的谢校长首先对王老师的课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节课“非常新颖”、“线索清晰”、“课堂生成十分精彩”“作为年轻教师功力深厚”,同时也表示正衡学子课堂上表现出了高素质、高水平。接着谢校长向我们介绍了江阴实验初中现阶段深化落实课程改革的成果,即日常教学全体参与的基础课、每月一次精心设计的拓展课和学生自主参与的特长课。两校领导还就学校现阶段发展状况作了交流分享。江阴实验初中教师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满满!愿两校的交流再继续,愿正衡中学的明天更美好!